新闻详情
奖牌捧回去 动力带回来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21-02-27 修改:2021-02-27
隶属:公司新闻 点击:1008
2月25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当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牌颁授到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代表手中时,他内心激动不已。“这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给予闽宁镇的最高荣誉,承载着闽宁两省区共同协作的成果。”会后,张文第一时间接受宁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要将这沉甸甸奖牌捧回去,将动力带回家乡,激励闽宁镇将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一如既往沿着总书记指明的康庄大道,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积极有为地努力。”
闽宁镇因移民而建,因扶贫而兴。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被西海固的贫困所震撼,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一批西海固群众陆续告别家乡,来到这片陌生的戈壁滩。
山海携手、山海与共。近期热播的扶贫大剧《山海情》深情还原了23年来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引企业、育产业、惠民生,扶贫又扶志,引才亦引智的东西协作扶贫历程。如今,闽宁村从最初8000人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昔日的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变成了现在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
闽宁镇,成为了中国扶贫开发史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集中缩影、易地搬迁脱贫的成功典范,昭示了党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践行了党的庄严承诺。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宁镇考察,看到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他与村民代表座谈时深情地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张文告诉记者,《山海情》的热播给闽宁镇带了新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剧集热播中,每天就有200人次散客来闽宁镇旅游,近期来自全国的散客达到了500人左右。文化旅游产业将是闽宁镇未来的主攻方向。目前,我们的游客接待中心已经开始运营。在该剧拍摄期间,与宁夏旅投集团共同开发的‘掌上闽宁’小程序也已经上线,为自驾游客提供了闽宁镇吃住游购的信息需求。”
这片热土正迎来新的机遇,闽宁镇需要锤炼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张文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将对闽宁镇的区域位置、资源要素、产业要素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今年我们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大了约1.5万亩,以后将逐年扩大,形成酿酒葡萄种植的产业规模,还要继续培育设施温棚特色产业。闽宁镇党委将继续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激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是闽宁镇8年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闽宁镇的领头羊,张文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以水滴石穿般的韧劲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在乡村振兴道路中干出更大成绩,让闽宁镇无愧于楷模的称号。”(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李峰)
同类新闻
- 2024-11-03 小小徽章见证21载守护
- 2024-10-16 国防部记者会送海军徽章
- 2024-01-23 为什么要换发二维码门牌
- 2023-11-26 广州推出新版二维码门牌
- 2023-11-24 扫“数字门牌”解邻里纠纷
- 2023-11-23 公益诉讼“擦亮”交通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