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众网友合力写作《徽章上的武汉》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3-12-18 修改:2013-12-18
隶属:公司新闻 点击:786
长江商报消息 通过徽章,看某段人生
通过人生,讲一段历史
近日,“汉网人文武汉”的一群文保志愿者自发集体书写了一本《徽章上的武汉》,与之前记录武汉历史、书写武汉记忆的书不同的是,志愿者们以一枚枚小小的徽章、证件为引子,梳理出许多历史背后的故事。本书作者之一、武汉收藏家万学工多年来热衷于收藏证章这种小东西,他觉得相比之文字资料,证章更多带有个人化的生活痕迹,“通过他佩戴过的十多个证章,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哪读的书,在哪工作,获得过什么荣誉”。
该书以96枚证章为切入口,志愿者们将多年来积累的资料,通过一个小的线索,去引申、拓展,写出清末到“文革”之间发生在武汉的军政、工商、文教等各方面的历史故事。比如由“湖北咨议局议员证章”记录清末宪政的昙花一现;由“抗日负伤荣誉纪念章”,回忆了悲壮的武汉抗战;由“武汉市军管会胸章”,见证了武汉解放的那段历史。
■本报记者 谢方
一枚工号牌,揭秘100年前的码头“潜水员”
个人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历史。在万学工的收藏中,有一块署名“刘道仁”的水摸工号牌就特别有意思。这个工号牌呈椭圆形,正面写着“铁厂东码头,水摸4刘道仁”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从古玩市场把它淘回来后,万学工曾经和张之洞博物馆的专家交流过,确定这个水摸牌就是汉阳铁厂当年的一个工号牌,“水摸其实就是潜水员,俗称‘水猫子’,是汉阳铁厂里面一种特殊的工作,估计刘道仁就是工号牌的主人”。
而这个小小的工号牌就可以说明汉阳铁厂的诸多历史细节。万学工介绍,为了交通、用水都方便,当年汉阳铁厂的十里工业长廊都是沿江而建,“从大冶运来煤,在铁厂炼铁,而后运到兵工厂加工,形成了一条线产业”。而这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工种——水摸,他们在建码头前探测水下地形,或是在水下排堵,“这个工号牌就是身份和出入凭证,上面都有自己的编号和名字”,当年应该有几十个,但如今几经搜寻,万学工也只找到这一块。
一枚议员证,见证清末的短暂宪政
某个的历史事件,可能因为多种原因,文字资料散失,却留下了徽章这种物证,“习惯在重大节日或事件制作徽章”。
“因为徽章一般是发给个人的,或者是身份证,或者是荣誉证明,比如军功章,或者是到哪去游玩的纪念章。”万学工介绍,因为重要多数人都会很好地保管,使得这些徽章得以很好地留存,而他们一般又是铁制品,损毁的程度也小,历史信息丰富。
在万学工的收藏中,有一枚国家二级文物——清末湖北咨议局的议员徽章,见证了清末一段短暂的宪政历史,虽然实行不到一年,但是议员们有自己的议员服装和议员证,“当年的议员人数不过七十,我如今也只找到这一个”,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切实的物证证实了这个过渡阶段的存在。目前该证徽章已被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比如一枚粤汉铁路总工会证章就是1922年粤汉铁路大罢工的物证,一枚1949年制作的“粤汉通车纪念章”则反映了1949年粤汉铁路被抢修再次通车的历史片段;几张毛泽东当年的私人司机收藏的1969年国庆观礼通行证,我们知道了毛泽东的私人司机是怎么选的,如今是怎么生活的。
同类新闻
- 2024-11-03 小小徽章见证21载守护
- 2024-10-16 国防部记者会送海军徽章
- 2024-01-23 为什么要换发二维码门牌
- 2023-11-26 广州推出新版二维码门牌
- 2023-11-24 扫“数字门牌”解邻里纠纷
- 2023-11-23 公益诉讼“擦亮”交通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