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每一块奖牌背后的奋斗脱贫路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21-01-03 修改:2021-01-03
隶属:公司新闻 点击:574
996年,李福祥临危受命成为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一进村,就“脚打后脑勺”忙碌起来,挨家挨户摸情况、宣传政策、倾听诉求、收集民意,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后才回宿舍。
“当时两眼一抹黑,不了解村情民意,只能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白天下地干活,他就去田间地头;晚上村民回家,他再入户走访,围炉夜谈。他跑遍全村,与村民的交情越来越深。
西店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几十年来村民一直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亩产效益低、群众增收空间有限,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51户,残疾人7人,贫困发生率在40%左右,是武城县典型的贫困村。原来的西店村主干道路面坑洼不平,路两侧堆放着柴草垛、粪堆等垃圾杂物,脏乱不堪;危旧房屋断壁残垣,好像随时要坍塌;由于没有集体产业项目,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道路一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都困难,更不要说致富了。李福祥决心修一条通往到户的水泥路。为筹措资金,他找到在县城工作的西店人,自己打下了借条。
不久,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修通了。为了给村民们创造更好的宜居环境,他和村干部又把48处废弃宅子一次性清理出来,这些空地被村里统一规划为各种果园,村里提供苗木8000余株,户主负责管理,谁管理、谁受益。很快,村中就出现48处各具特色的小果园。这样不仅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们还能多出一笔额外收入。
如何让西店村广大村民脱贫致富是李福祥日思夜想的问题,积极在工作中寻找答案,2015年,通过和省派第一书记朱玉国的合作,充分利用上级争取来的财力智力和人脉资源,以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力促西店村跨越式发展。
李福祥和朱玉国一合计,决定走出去要政策、跑项目。只要了解到县里、市里、省里,哪个部门有了支持农村的新政策,李福祥就开上自己的“小面包”去争取。朱玉国依托山东理工大学的资源、渠道,一了解到哪里的社会资本有投资乡村项目的意向,李福祥就马上开车带着他去主动对接合作、引进项目。
同类新闻
- 2024-11-03 小小徽章见证21载守护
- 2024-10-16 国防部记者会送海军徽章
- 2024-01-23 为什么要换发二维码门牌
- 2023-11-26 广州推出新版二维码门牌
- 2023-11-24 扫“数字门牌”解邻里纠纷
- 2023-11-23 公益诉讼“擦亮”交通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