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学生不慎误吞徽章医生及时处理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20-08-09 修改:2020-08-09
隶属:公司新闻 点击:566
瑶瑶(化名)今年一年级,之前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队员,对于手上的少先队队徽爱不释手,但是在把玩时一不小心将其吞入口中,看着孩子捂着喉咙哭喊着痛,这可急坏了一家人。
瑶瑶立即被送至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儿科,应勤来主治医生接诊检查后发现颈2-4水平可见一片状异物存在。当即联系耳鼻咽喉科及小儿消化内科会诊,会诊后考虑异物已进入食管,此异物为异形,长期处于食管开口处易造成局部食管缺血溃疡及穿孔出血可能,需立即予胃镜下异物取出。
应医生当即联系因前一天夜班在家休息的小儿消化科范宜佳主治医生,范医生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放弃休息赶来医院,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后即刻行胃镜,范医生为减少胃镜对瑶瑶的影响,选用嘉兴市第二医院内径最小的胃镜,轻柔进镜,顺利找到金属异物并成功取出。当被告知因为处理及时,食管无出血仅有少量黏膜损伤时,瑶瑶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连连道谢。
据范医生介绍,导致异物进入消化道的原因很多,如进餐仓促,边进食边谈笑,未嚼细即咽,或是小儿童出于好奇误吞。常见异物有硬币、小骨块、果核、纽扣、图钉、钥匙、证章、小玩具、发卡、别针等。尤其是大儿童常口含玩具打闹,使其误咽。
“消化道异物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穿孔的几率比较大,要及时就诊。”范医生说,如果小儿吞入钉子、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或者纽扣电池这样的腐蚀性异物,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穿透消化道壁或是腐蚀消化道壁,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所以,当孩子不慎咽下异物后,感到胸口或上腹部疼痛且吞咽困难、持续流口水,就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以防异物继续下落损伤消化道,同时速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将异物取出;患者吞下的异物如不大,但是较重,如金属等,进入胃内以后因其过重而沉入胃的最低处,无法随胃蠕动进入肠道被排出,时间长了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出血甚至发生穿孔,故吞金属者必须及早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将其取出。
范医生指出,被小孩儿误吞的,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于较小的消化道异物,如果是无毒的如玻璃球、硬币、塑料纽扣等圆钝的东西,确定不在食道,且吞咽无困难,不一定要马上取出,可以先观察3-4天,让它自然排出。家长可注意将孩子排出的大便收集起来,泡开,看看里面是否有异物。如果一周还未排出,异物很可能就被卡住了,要到医院去检查,拍片确定异物位置,以防胃粘膜损伤。
如果孩子误吞异物后很长时间都没拉出来,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赶快去医院诊治。如硬币被腐蚀后,会释放重金属离子,危害患儿健康。
幼儿如果误吞了异物,异物又卡在食道怎么办?范医生提醒家长,不能随意处理,更不要盲目用“土法儿”,让孩子吞食韭菜、香蕉、芹菜。
在民间,流传着不少“治病救人”的土方法,其中,“吃韭菜排异物”算得上最“考验”人的办法。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称自己一次吞下某某异物,生吃韭菜,第二天异物就顺利排了出来。而民间也流传着“吃韭菜排异物”的说法,似乎已成为一个经典的验方,但凡吞下异物,都有效。
“韭菜排异物的原理是,一方面是因为韭菜属于粗纤维,本身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能。另一方面,韭菜吃下去不容易完全消化掉,从而包裹着异物顺着肠道一路下来,排出体外。”范医生解释说,如果吞食了异物,应该首先判断异物是什么性质,在什么位置,而不应该一概而论,盲目吞食韭菜、芹菜、香蕉。
临床上,吃韭菜排出异物的毕竟还是极少数,更多的病人吞下异物后,还是要靠喉镜、胃镜,甚至手术取出。
同类新闻
- 2024-11-03 小小徽章见证21载守护
- 2024-10-16 国防部记者会送海军徽章
- 2024-01-23 为什么要换发二维码门牌
- 2023-11-26 广州推出新版二维码门牌
- 2023-11-24 扫“数字门牌”解邻里纠纷
- 2023-11-23 公益诉讼“擦亮”交通标示牌